高翥,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详细介绍
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
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
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
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
将身托战争,世事百无情。
相对生离别,浑如落叶轻。
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
数茎发向殊方白,一寸心从故国丹。
弓软臂无三斗力,杯深量欠十分宽。
粗豪到了非吾事,只盍家居度岁寒。
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
果熟不妨禽摘尽,酒香惟恐客来迟。
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
客久办心分半隐,尚嫌风骨欠仙姿。
浓云漠漠雨飞飞,不放东风取次吹。
先自一春晴意少,那堪梅子欲黄时。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忧世心劳鬓易斑,笑颦还与世相关。
秋霜烈日君臣际,和气春风母子閒。
学道期传千载统,献言先办一生閒。
堂堂仰止人何在,独有名如不动山。
新分菊本自锄山,手缚枯藤作矮阑。
比似著书空用力,种花犹得一年看。
浮利浮名挽不来,故山归去恰春回。
马兰旋摘和菘煮。枸杞新生傍菊栽。
庭树夜留山鸟宿,洞门早为野支开。
明年我亦天台寺,相伴芒鞋蹋古苔。
沿路梅花管送迎,庐山初别雪初晴。
若无急事相驱役,有酒人家便不行。
开门遣蛮童,买花供铜佛。春风随花来,为我一披拂。
风和花气清,下帘休放出。回施佛因果,供此老诗骨。
点镫酌春酒,襞纸题小诗。
读尽列仙传,引调学语儿。
自饮复自笑,不觉春漏迟。
且了今日事,明日还任之。
乱花飞絮趁长髯,来访西湖竹裹庵。
行尽白云三十里,诗人又在白云南。
古井梧桐老,平田{左禾右罢}稏收。
鸡豚百里社,砧杵十分秋。
乾鹊催归兴,寒蝉唤客愁。
衔杯忆霜蟹,沙尾暮停舟。
独安空庭日欲晡,满斟浊酒不须沽。
白头兄弟三年别,青眼交游一字无。
醉看葵榴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轻烟终日锁楼台,细雨丝丝半湿苔。
杜宇一声青嶂外,溪流时送落花来。
江南春尽尚春寒,添尽征衣独掩关。
日暮酒醒闻谢豹,所思多在水云间。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
我重此花全晚节,賸栽三径伴閒身。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惯将双手托虚空,岁事虽穷道不穷。
身健不知行路远,心安还与在家同。
客携酒至一樽绿,兄寄书来三印红。
看罢兄书斟客酒,闲愁无事置胸中。